★老7整理-测评-CA_SCAR-L测评[68P]

CA SCAR-L 测评
作者:佚名

★真铁背景:节选自D总《枪炮世界》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在 2003 年 10 月 15 日正式提出特种作战部队战斗突击步枪(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Combat Assault Rifle——SCAR)的招标要求,该项目是要求采用一种全新设计的模 块化武器来代替 M16/M4,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不同目的更换 3 种长度的枪管,并能转换口径类型。USSOCOM 突然在 2004 年 11 月宣布 FN 公司在 SCAR 的竞争中获胜。

根据设想,SCAR 将会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 5.56×45mm 口径的轻型 SCAR(SCAR-L),一种是 7.62×51mm 的重型 SCAR(SCAR-H),其中 SCAR-L 会优先发展。

FN 公司提供给美国特种部队司令部的第 2 代 SCAR 样枪的设计在外形上与早期样枪有较大区别,除了 枪托外形显得比较“直线化”之外,其下机匣的外形特征也与 AR-15/M16 式的风格更接近,而不再像 FNC 的下机匣。此外还增加了合成材料的应用,使全枪重量有所减轻。不过在 2 代样枪上抄袭的内容也多了起 来。例如左右两侧的联动弹匣扣原本是一个为 AR-15 所设计的专利?品,叫 Ambi-CatchTM。而击针、防止 惯性击发的保险、枪机等许多细节都是 HK 早已申请的专利。

★横空出世的CLASSICARMY SCAR-L简介: 现在港台业界一些厂商正在开发SCAR,CLASSICARMY可以说走在了前面,于较早的

时期开发出了使用2号BOX成品SCAR的AEG,而CA SCAR亚洲版仿真刻印版的横空出世,相 信会给追求新奇的广大玩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件东西未入手时用眼观看感觉像个纯塑料的大玩具, 估计质量很轻,但真的拿起它那一刻,却感觉到很有份量,3。5Kg的重量很是压手,装电池后前后重 量分布均匀,并没有我想象的头重脚轻的情况发生。大家看下图吧,呵呵………

SCAR做到了双侧弹夹释放、快慢机左右联动,枪机拉柄左右互换等功能在AEG上的充分体现, 人性化设计充分满足了玩家的需要。下面说下CA SCAR的尾托各按钮调节功能:

1。箭头1所示为尾托右侧反转钮,按下此钮后尾托可整体向右旋转并卡于上机匣右侧,缩短枪长后 仍可射击,并有利于携行,而且这种折托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右转而不是像M4系那样只能轴向缩短尾托, 所以SCAR折迭后整体长度要远低于M4。
2。箭头2所示为贴腮片调整按钮,按下后可向上拉贴腮片,这种人性化设计非常符合射手实际射击 需求,而且操作简单。
3。箭头3所示为尾托长度调节钮,按下后可向后拉出尾托,共有三个档位,如下图所示,1、2、3标示清晰,可根据臂长自由选择。

尾托折迭后整枪效果两图:

下面对CA SCAR进行分解,从分解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条SCARCA是很用心去做的, 在下面的图片中可以体现出细节与质感:

一、尾托部分:

首先按以下三图所示拆掉三个内六角螺栓,即可分解下尾托:

拆掉螺丝后尾托由于枪机制退簧作用会自动弹出:

拔开SCAR本体与尾托总成的电源插头:

向后抽出尾托,尾托即可与本分解,如下图:

分解后按下尾托折迭钮向右侧折迭:

拆下图箭头所示内六角螺丝即可将伸缩托抽出,抽出伸缩托后可看到伸缩托内电池安放槽:

如需进一步分解可按下图所示从1箭头所示孔处将箭头2所示插栓砸出:

CA SCAR的止退卡簧与插栓设计令人赞叹,看图后大家会有了解,正是这种设置在尾托、下机 匣前、后销的止退弹簧卡子的方式防止了因塑料身销孔磨损而导致的丢销子问题,在销子被砸入时该止退 簧卡牢牢锁定销子上车出的凹槽之中,绝无松脱之嫌,可以说这个设计彻底解决了以往大多AR系AEG 易丢销子的问题:

二、下机匣的拆解步骤: 与拆解M4相同,首先将前卡销砸出,这个销子在对侧也是有弹簧卡的:

按箭头方向抽出下机匣:

拆出前销后,抽出内管,CA SCAR就可大致分解成以下形式:

取出内管时可看到SCAR的hopup座,设计简洁明快在调节时只需向后拉枪机即可,详见下图:

●下面介绍的是如何取出SCAR波箱 首先按箭头方向拆除后销:

而后砸出中销(此销并无止退簧设计):

取下握把底盖,拿出马达:

●此时即可拆出BOX,方法见下图所示:

1。拿起下机匣,将快慢机拨至AUTO位置,用左手拇指按绿色箭头处牢牢顶住BOX底部,右手 用一字螺刀按红色箭头一处插入左侧下机匣与BOX间的缝隙中,向外侧撬起下机匣(小心撬,因是塑料 下机匣,要用柔力),将下机匣上扇形齿与BOX上联动快慢机齿分离。
2。换手,用右手拇指指按绿色箭头处牢牢顶住BOX底部,左手用一字螺刀按红色箭头一处插入右 侧下机匣与BOX间的缝隙中,向外侧撬起下机匣,将下机匣上扇形齿与BOX上联动快慢机齿分离。
3。如果一次分解不行,要重撬一遍,熟练后一下即可撬开,注意螺丝刀插入撬动位置不能错!
4。按以上方法即可将BOX拆出下机匣。

此SCAR专用2号BOX主要诸元为: 1。采用了新型联动型快慢机双侧齿设计。
2。弹簧为原装M100。
3。拉桥和天梯都是补品级数的纤维材料制成。
4。汽缸质料(钢质散热加大气缸)和容积跟CQB一样。
5。齿轮组改为CA新版钢质齿轮。
6。BOX采用 7mm 杯士。
7。采用啤令尾顶。
8。原装4孔铝制拍头。
9。推弹嘴为SCAR专用制式。
10。射速:85-105m/s
11。原装可选电池种类:MiniType(8.4v)即可。 拆出BOX后,设计精巧的快慢机两侧联动选择齿即可观察到了,首先是下机匣左侧快慢机联动齿:

下机匣右侧快慢机联动齿:红色箭头处为后销止退簧,这个设计同样应用于前销。

●上面讲过了SCAR的左右侧快慢机联动,那么弹夹卡笋连动CA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先看下左右两侧弹夹释放钮:

拿出BOX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弹夹释放钮的联动原理: 下图为静置状态:

下图为按住右侧弹夹释放钮状态:(即传统AR系电枪释放弹夹钮)

下图为按住左侧弹夹释放钮状态:(左撇子射手有福了涅…)

●下机匣中安装入BOX的方法:(必须按以下方法,一步都不能错,才能正确安装) 1。将下机匣左侧快慢机钮放至空位,即快慢机箭头指向左侧下机匣SAFE右侧,该指示与下机匣呈90度角。

2。将下机匣左侧快慢机钮放至AUTO位置。
3。将BOX浮置于下机匣内,用一字螺丝刀插入BOX与下机匣右侧的缝隙,向外侧撬开后按压BOX至下机匣内,抽出螺丝刀。
4。将机匣中销与后销砸入。
5。将右侧快慢机钮放置于SAFE位置。
6。用一字螺丝刀插入BOX与下机匣左侧的缝隙,向外侧撬开后将下机匣左侧的快慢机调至SAFE位置,抽出螺丝刀。
7。扣动扳机,此时应处于保险位,因而扣不动,而后分别将左右两侧慢机选择钮拨动到各位置试验 观看是否到位,如果按以上方法正确操作即可成功。

8。安装马达和握把底盖(与M4相同,不再多述)。 三、CLASSICARMYSCAR前截:

上机匣为铝切削制造,采用烤漆工艺。 其它各小零件组、背带环扣均为铸铝制造烤漆工艺处理。 外管、火帽均为铝制,采用阳极处理工艺。(火帽尺寸:14X1MM逆牙) 下面是分解SCAR前截全过程: 枪机拆分后左右侧均可安装,看个人习惯。

采用阳极处理的枪机框制作精美:

SCAR后准星特写:

拆除仿真凸起塑料防滑块:

SCAR外管组及外管内卡槽总成,包括前准星组:

外管被两M3内角螺栓牢固定在外管内卡槽内:

铝制SCAR火帽,强烈希望CA推出优质SCAR钢火帽:

SCAR前截的重头戏,铝制上机匣:

★SCAR电池 针对CA这条SCAR电池空间较小的客观条件,我做了一组8.4V2700mA的电池组,放入尾托后,发现只能将尾托调至最后才能容纳,不过也不影响实际使用。因为在射击时尾托也要拉出来才适应臂长。(本人因安全需要从不使用锂电池,?劣电池太多,危及人身安全,故弃之)。建议有条件的话 还是选用CA原厂10。8V2700MA电池组。

电池与安放方法见下两图所示: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CLASSICARMY SCAR-L的简介,大家可对CA这条亚洲版SCAR电枪有 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帖子结束时,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下CA公司是否可将此电枪所有铝制零件均采用阳 极处理(上机匣有难度,呵呵),另外建议SCAR外管与火帽建议使用钢制零件。再有就是希望EGL M能够早日上市,此款榴弹炮加装会倍显SCAR的霸气。

装上国产仿GD红点ACOG,换用短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