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M249 长篇大论
作者:佚名
在年前的一段时间里,业内盛传 CA 要出 M249,到了今年的 6 月份,这个 CA“蓄谋已久”的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现在让我们慢慢的来分析分析吧,啊啊。照旧,还是从真狗的历 史说起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使得自越战以来一蹶不振的美军重新以一支高科技武装的部队再次在国际舞台上吸引了全人类的目光,100 小时即结束的地面战使人们对现代战争的高速度、 高技术感到咋舌,随着美军的曝光率日日增加,美军的武器装备也成为了大红大紫的“明星”, 这里就包括了本文的主角:M249
以下引用自 D 总的网站:
60 年代,随着班用武器的小口径化,美军迫切需要一种小口径班用机枪。作为火力支持武器,装有两脚架的重枪管 M16 在火力持续方面不令人满意,M60 虽然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但作为班组武器,重量太大,而且需要两人携带和操作。在 1972 年至 1974 年期间,班用自 动武器(SAW)计划提出从口径选择上来达到要求,1976 年 10 月,由陆军、海军陆战队、 空军和海岸防卫队组成的联合小组 JointServiceOperational
Requirement(JSOR)正式开始了 5。56mm 班用自动武器计划。JSOR 所提出的指标为:可以单人携带,轻重量,火力能延伸至 1000 米外,对付各类人体护甲。当时一共有四个侯选系 统参与选型试验。FN 公司的候选系统就是 Minimi,试验型编号为 XM249。在参与选型试验 过程中,FN 公司在 XM249 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其中包括在 1982 年 2 月 1 日更新了新的弹药组件。其 M8555。56mm 弹头与比利时的SS109 弹头重量相差了 62 格令,这种新弹的弹道性能比 M193 弹稳定得多。而新的 M856 曳 光弹,在 900 米距离上,发光剂仍能燃烧,不过据说这是广受批评的地方。XM249 所用的新 型 M27 弹链和斯通纳机枪的弹链一样,都是采用 M60 弹链的技术。实验的 XM27 弹链最初 是由布格·华纳(BorgWarner)开发,后来由威尔斯海上公司(WellsMarineInc。)完善。1982 年,美军决定采用 XM249,并正式定名为 M249。1984 年,美军和 FN 公司签订了 5 万挺机 枪的合同,到 1985 年 8 月已有 1100 挺正式装备部队。
海湾战争以后,美国陆军针对 M249 在实战钟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了用一揽子的改进计划,这些包括:
(1)采用力量更大的两脚架簧并在两脚架上开有一些槽,以保证这种折叠式脚架更可靠工作;
(2)采用 M16A2 的右旋螺纹消焰器,从而删除了美国存货清单上的非标准条款,且有助于提高射击精度;
(3)倾斜的拨弹齿以降低摩擦和故障;
(4)改进了击针限位销以防止击针窜出;
(5)增大了表尺游标直径 2mm,以保证操作灵活;
(6)弹链抛壳口部长度增加了 20mm 并在其上加有一个等长的盖子,以避免再装弹时割手;
(7)在弹匣套和机匣之间增加了 3 个(2 个以上)焊点以保证其连接。
(8)一个轻型(重约 200g)的散热护罩加在枪管上;折叠式提手取代了原先的固定式提手。
(9)用实体的塑料枪托替换了原先的骨架式金属枪托,枪托内装有液压气动后坐缓冲器
(10)导气孔大小由原来可调整的改为固定不变的,但导气箍部件仍象原来一样在清洗时可拆去;采用力量更大的复进簧以保持枪机运动速度在进行了这些改进以后,M249进化为PIPM249,也就是 M249MK2。
就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大约是 1994 年),当时日本著名的气动枪生产商 ASAHI 就成功的将这个炙手可热的明星进行了模型化。ASAHI 这个名字对于国 内玩家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在十多年前的当时,ASAHI 可以说是模型枪届的终极老大, 其以精良得有点近似苛刻的做工而屹立在玩家们的心中。出自它手中的 M249 自然也是精品中的精品。气动 BLOWBAK 结构,冲压钢板枪身,金属切削零件等等,全重达 8500 克,跟真抢几乎无异,M249 与它出品的 M40A1 一样,与其说是一件玩具,不如说是一件工艺品:
但是好景不长,1991 年 MARUI 将模型枪电动化以后,气动长枪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电动枪以低廉价格、方便的维护、轻便的质量等优点,大口大口的吞噬着模型长枪的市场,慢 慢地,气动长枪的阵地越来越少,最终,这个当年售价为 158000 日元的气动逸品,也随着时 代的大潮,遭到无情的淘汰(悲·······)
在 ASAHIM249 从市场上基本消失后的几年里,模型枪届再也没有一家公司重新推出M249,直到 2000 年,以开发电动机枪为特色的日本 TOP 公司以高姿态宣布将会开发产品化 电动的 M249(以前也曾有过将 ASAHIM249 改成电动的)。在一年以后,TOPM249 终于上 架。相对与 TOP 之前的产品(M60)而言,它的 M249 在工艺上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零件的整合程度,表面处理等等,都属于上乘制作,难怪有些资深的玩家在见到实物后,感 言道:“就比 ASAHI 的差一点点了······”
但是 TOP 的 M249 还是又它固有的缺点,碍于日本的法律,TOP 的产品不能照搬 MARUI的成熟结构,而它自己开发的“风琴”机构又相当不济事,使得 TOP 之前的产品 M60 系列成 了一个光只有外表的纸老虎,而 TOPM249 早开发中对心脏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但是 底子实在太差,以致即使是改进后的机构原装也就只有 0。5J 左右的样子,被玩家们戏称为“皮 老虎”。在之后的日子里,TOP 相继出品了 M249 的伞兵款(PARA)、MK2 款(PIP249), 可是由于机构的上的缺陷和较为高昂的售价,市场占有率始终上不去。
青黄不接的日子还在继续着,到了今年的年前,香港的 CLASSICARMY 突然宣布自己将在今年内推出自己的 M249 系列,柄发布了测试版的照片,根据公布,CA 的 M249 可以直 接使用市场上 MARUI 制式的所有改装零件,这个举措使得我等一干火力迷信者心头为之一 动:真正可以下场的 SAW 可能快要面世了。
此次 CA 推出的首款即为 PIPM249,个人觉得这个完全是出于商业目的的考虑,为时两年多的伊拉克战争严格来说直到现在还在继续者,每天看到新闻和报纸举目皆是武装到牙齿 的美军巡逻在伊拉克的城镇与公路之中。姑且无论这场战争的正确与否,毫无疑问的是自诩 为“全球警察”的美军再次成为了媒体明星,而他们手中的标准 SAW:PIPM249 则一次有一次 的刺激着军迷的眼球。CA 这次撇开早期版的 MINIMI,直接跳到 PIPM249。真是可谓“跟风 跟到足”了,哈哈哈哈。
在经过漫长的半年时间后,CA 的成品 249 终于上架,小弟也于上月底将其抱了回家,经过一轮测试于调整之后,发现,CA 真的做到了一件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制造出一只真正 可以下场的 SAW!
现在来慢慢细品一下这个重磅产物: 先看外观:
前段时间有幸也搞过一只 TOP 的 M249,从外观来看,二者都是使用冲压钢板的枪身本体,而日产的做工始终要比港产的精致一些,枪身采用发蓝工艺,CA 的则是喷涂亚光法郎漆, 整体颜色感觉较深,没有什么色差,稍微缺乏立体感。这个也是 CA 产品的一个通病,虽然 这个 CA249 已经有所进步,但是改进余地还是有的,希望加倍努力啊。
与 M15A4 的比较:
局部的特写: 提把:打开状态
收起状态
上盖:
这个部分在真狗上起的作用是用来将弹链拉进受弹位置,并分理弹药和弹链节,使之能够让枪机推弹上膛。而在玩具上,个人觉得是用于遮盖上弹机构的,除了安装标尺外,装饰 的成分比较大。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零件 CA 使用了金属压铸,而 TOP 原装的则是采用塑料 制造,回来还得买补品,算不算是赚了呢,啊啊,可惜这个上盖不带皮轨,要是带上的话就 更完美了(画外音:CA 老板:“JJ 你个傻仔,要是原装就是带轨上盖,我的补品怎么卖啊! 哈哈哈哈哈”)
标尺的特写:
由于机枪是面杀伤性武器,机械瞄具设计得没有步枪的精细,后部的旋钮是射程调整,分别是 200,300,400,600,800,1000,1200 的标识(单位是米),向左旋为增加射程。 前部的旋钮用于调节风偏,照门的下部有相应的指针,指示调节的标识。
机枪的另外一个特色, 脚架:
虽然是轻机枪(SAW),但是相对于普通的单兵用火器来说,还是蛮重的,而且支持武器的火力密度要比其它发射单一弹头的单兵武器要大很多,单纯靠射手的体力去支持,有些勉 为其难,所以,卧姿射击就成为 SAW 的标准姿势,脚架就是其最好的辅助工具。
CA249 的脚架和 TOP,真狗的一样,也是用钢板冲压而成的,而且有一定的自由度,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使用颇为灵活。
向前折起的状态,这个姿势是用于安装标准 M12 三脚架时使用的,不碍事:
三段可调的脚架长度:
这是护木的下方,看到中间那个方孔没?哪里就是用来固定脚架的。
img src=”http://www.just-blade.com/技术文档/老7整理/★老7整理-测评-CA_M249长篇大论/020.jpg” />
收起后的样子:
脚架的根部,连接在准星座的下方,材料是铝合金的,CA 出了钢制补品,真会赚钱啊。这里月可以看到准星座的样子,也是铝合金造的,还上了黑漆,不咋好看,好在警星出了钢 制的准星座补品,不过好像不便宜,有米的话一定要换。
手柄: 在一般的思维下,电狗的手柄大多都是用来收放马达的,所以尺寸都要比真铁大一点点。
而 M249 特殊的波箱结构,和宽大的内部空间,使得马达可以直接收在抢身内,而手柄的尺寸也能相应的做小一点,但是 CA 的 249 外部的零件都是照抄 TOP 的尺寸,导致连手柄的尺 寸都与真铁有所差异,建议玩家自买 G&P 或者警星的补品更换。
右侧
底部
掀开的底盖,可以放些杂物什么的
img src=”http://www.just-blade.com/技术文档/老7整理/★老7整理-测评-CA_M249长篇大论/026.jpg” />
受弹口
这个属于 M249 的其中一个特色:双路供弹,在正常情况下,M249 使用 200 发的 5.56mmM12式可散式弹链,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M16 的 30 发弹匣。这样可以说是拓展 了使用功能,但是也是一个故障的隐患,所以 M249 最新的型号 MK46 与 HK 公司的 MG43 都是只保留下弹链供弹一种方式。上方为弹链进口,下方为弹匣进口
img src=”http://www.just-blade.com/技术文档/老7整理/★老7整理-测评-CA_M249长篇大论/029.jpg” />
右侧的弹链出口,下方为抛客窗(焊死的,不可动)
插上 30 发的 M16 弹匣
用于安装弹鼓的插槽
外观的介绍的也差不多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材料,整体钢冲压的抢身,引用国外一个网站形容它的一句话:Stronglikethestone。但是一些细节,比如总体的颜色,漆面等,都还 是需要改进一下,毕竟底子好不代表全部,卖相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来看看它的内部: 拆下抢管
这个是 SAW 的一个重要的识别特征,由于火力密度大,抢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热变形,所以备用抢管与抢管的快速更换功能都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玩具上面这个功能属于 一种 YY 比较多,但是不能快速抢管有怎么称得上是 SAW 呢?所以,ASAHI,TOP 的 249 都忠实的重现了这个令人振奋的功能,CA 也不例外。
右手握住提把,左手向后按压抢管分解扭:
向前抽出抢管
抽出外管后,可以看出,内管和外管其实是分离处置的,外管上的弹簧用于与 T 头气密,在拆下外管后也可以轻松的从前面抽出内管,便于清理。
抢管分离的 M249
单独的外管:
img src=”http://www.just-blade.com/技术文档/老7整理/★老7整理-测评-CA_M249长篇大论/037.jpg” />
准星座特写
枪管尾部特写
枪管上方隔热盖特写,PIPM249 的特色之一
气体调节器前方特写
外管还可以分解成两段,结合部分使用 14MM 正牙,分火帽也是使用 14MM 正牙。
枪身的分解 后部两个固定栓,上面为螺帽固定,下方为插梢固定,可以直接用手拆下,不需要工具。
拆下螺帽与插梢后,从另外一个方向拔出固定栓。
卸下尾托
这个固定的尾托听说采用了新式的尼龙材料制造,比原来的破例纤维要硬一点,可以直 接放 9.6V 的大电,贴腮也很舒服,当然了,骚包可以买 TOP 的 PARA 版伸缩托换上,两 者完全通用,电池放到弹箱里面。
这个是固定握把的前栓,可从任一侧面顶出。
拆下固定栓后,从下方取下握把
大体分解后的 CA249,不到 5 分钟就可以拆成这个样子,而且不需要任何工具。分解到 这个状态后,可以轻
松的放到普通的 3DAY 背囊里面,非常方便携带。
这里要特别的提一下 CA249“一分钟换弹簧”的步骤 按压供弹盖后方的两个固定钮。
掀起供弹盖。
拆下固定尾托的上面一根栓子,向下折起尾托。
用右手拇指将尾顶往里压。
用左手食指将尾顶固定扣向上提。
img src=”http://www.just-blade.com/技术文档/老7整理/★老7整理-测评-CA_M249长篇大论/055.jpg” />
放松右手拇指顶住的尾顶,让其自然释出,顺势抽出尾顶与弹簧。
安装弹簧的步骤与之相反,只是不需要再用左手食指提起尾顶固定扣,而是将弹簧与尾顶一起直接插到波箱里,尾顶固定扣会自然定位。
这种功能无疑为玩家带来极大的方便!去 GAME 只需要带上几根不同标号的弹簧,在不同的需要下可以非常快捷地更换,甚至在战斗过长当中也不会太麻烦的,连电池都不用拆 下来,因为 CA249 使用的释 8MM 滚柱杯士,即使直接上 M130 弹簧,也可以得到非常可观 的射速。这个功能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就是当你放在家里不玩的时候,可以随时将弹 簧卸下来,免得波箱内部零件与弹簧收压,大大增加寿命。只是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尾托的 栓子,千万不要丢失。
接着下来继续分解,让我们看一下内部的究竟 用六角板手拆下枪身左侧用于固定波箱的两个内六角螺丝:
img src=”http://www.just-blade.com/技术文档/老7整理/★老7整理-测评-CA_M249长篇大论/058.jpg” />
稍微向后推波箱,请注意下面,蓝色箭头处指出的是点动的开关钮,一定要先把它按到里面才能完全抽出波箱,直接抽的话会把它拉至变形,使其不能使用。
在压下开关后,向后抽出波箱。
抽出后的波箱整体,和拆下的尾顶、弹簧。新的波箱外观非常的简洁俐洛,基本没有什么突兀的地方,从外面可以直接看到 8MM 的滚柱杯士,从那里也可以大概参考到波箱壳的 厚度。
基本上,要说的就这些了,可以负责的说,CA 这次真的用心的做了一个可以用于实战的 SAW!无论从材料,机构,整合等方面,都可以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无论使用还是升级,都非常方便,且保养也很省心。但是老大难问题-外观,还是亟待改进。死黑死黑的一大陀不太招人喜欢。 帖一些真狗的靓照,偶也 YY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