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厂商GBB AR的外观尺寸、内部结构仿真度、与真数零件通用性的总结 [8P]

日期:2011-02-11
来源:
作者:mayoasis

GBB AR面世已有三年,这期间积极实践去了解、购买、研究的玩家已经对相关产品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
不过最近刚开始接触这一领域的玩家看到众多厂商的结构和规格还是云山雾罩不明就里。
这里就对所有相关产品的尺寸规格结构优劣做个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目前市面上的GBB AR有WA、VFC、KSC、Taniokoba(KJ)、WE这5种结构。
其中WA是主流结构,有多个厂商以它为标准生产成品及补品配件;其它结构都是只有该厂商自己的成品,补品也很少。

WA结构的产品又分WA数和真数机匣两种。
WA、CA、GP、KA、国产GBB的机匣是WA数;井胜、Viper、Prime、IRON的是真数。
WA数机匣全长相比真数短了4mm,导致弹夹卡笋、扳机护弓、枪机、拉机柄等零件的尺寸和真数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大多不能通用真数零件。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细节、形状、尺寸不一样,下面有Hyper道乐网站做的详细比较。
Prime的产品为真数,GP、WA的是WA数。

上机匣长度相差约2mm:

拉机柄长度也随之相差约2mm,另外真数拉机柄两侧有防止直接拉出来的护翼:

机匣内侧的形状、细节也有很多差异:

上机匣后部对比,真数机匣的前后插销凸起明显要宽不少:

下机匣后部对比,形状有微妙的差异,后挡片/背带扣的定位凹陷不一样

WA数的弹夹井要比真数低出2mm多:

下机匣最薄部分的厚度,真数为22.4mm,WA数为23.4mm:

最后WA机匣的前后插销、尾顶限位结构也和真数的有区别。
(尾顶限位结构我认为在观感和可靠性上都是很重要的一点。
WA数机匣、KSC、Taniokoba这里不仿真;WA真数机匣、VFC、WE是仿真的。)

VFC、KSC、WE、Taniokoba的产品都是自己独立设计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零件也互不通用。
它们的机匣全长都是真数,但因为设计上的原因,和真数零件的通用性却不一样。

下表为我总结的各厂产品与真数零件的兼容性及打分。
×为不能用;△为有小差异,加工后能用;○为可以直上。
其中KSC和Taniokoba的产品我没有拿到实物研究过,仅凭网上收集的资料来判断。
如果哪位有实物并换过原品,结果与我的结论不同,欢迎指正。

原品or真数零件 WA数机匣 WA真数机匣 VFC KSC Taniokoba/KJ WE
原品上机匣 × × ×
防尘盖 ×
弹夹卡榫 × ×
扳机护弓 ×
握把
拉机柄 × ×
快慢机 × × × × ×
机匣后挡板、背带扣 × ×
托管和尾顶 ×
机匣太阳环螺纹 AEG数 真数 AEG数 AEG数 AEG数 AEG数
可靠性 8 8.5 6 8 7 7.5
后坐性能 9 9 7 7 8 6
结构仿真度 7.5 8.5 9 6 5 4
外部尺寸仿真度 4 8.5 9 6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