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ui_AEG_波箱发展史 [19P]

Marui_AEG_波箱发展史 [19P]

作者 : 李殿武

以Marui AEG(Automatic Electric Gun)为主导的电动BBGun,作为ToyGun的一大分支,想必很多同好已经耳熟能详了。它虽然有发射原理,结构上不仿真,玩起来感觉千篇一律等缺点。但以不易受环境影响,发挥稳定,高可靠性,优秀的射击性能,经济廉价的动力等优势(总而言之就是“实用”二字),成为生存游戏(国内一般称WarGame)的绝对主力。为了刚接触这一领域的人能更好的理解AEG,特整理出这个帖子,望新、老手共勉。

Marui AEG波箱(BOX)发展史:

Ver.1(Famas专用)

一切的原点,AEG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已然成型。

这个结构虽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从生产性,实用性,成本等要素综合考虑,是最适合商品化的
因此目前港台大陆生产的电动BB全部是仿Marui的结构。

Ver.2(M16/MP5/G3系)
凭借实用,安定,可靠,经济的优点风靡WG界,M16,MP5等人气型号的登场可说是众望所归。在ToyGun界正式确立了AEG这一领域。

Ver.3(AK/MP5K/G36/SIG/AUG系)

代表了AEG结构进入成熟期,性能,结构强度,通用性已接近完美。体积也较2号BOX更加小型化。

Ver.4(PSG-1专用)

专为狙击枪开发的半自动发射机构。气缸容量,齿轮组的扭力是各型BOX中最大的。

Ver.5(UZI专用)
为迎合UZI的特殊体型开发的细长结构,和其他BOX风格迥异。在MP7的小型BOX研制成功之后,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Ver.6(ThompsonM1A1/P90系)

完成度最高的BOX,较3号波箱进一步小型化,单元化。结构简洁,通用性更高。

Marui于2004.12发售的电动G18C,又开辟了电动手枪(AEP)这一新领域。同时具备了手枪的机动灵活,电动BB的可靠,稳定,经济等优点。是牺牲了仿真度最大限度换取实用性的产物。虽然气缸容量,齿轮组的功率受体积限制,未能达到标准AEG的性能和潜力。但超过65m/s的初速,15发/s的射速,使其足够胜任野战的副武器,更是CQB的利器。观其内部结构,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备了标准AEG的一切结构和机能。

在开发AEP累积的经验之基础上,2006.2发售的MP7A1采用了新开发的小型BOX。BOX体积处于AEP与标准AEG之间,气缸容量比AEP大一些,基本性能和AEG同级,Marui官方称之为电动Compact machineGun(AECG)。这个BOX的体积,造型决定了它几乎可以容纳于任何一款枪内。也就是说只要Marui想,就可以出任意枪型的电动BBG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