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 SR25K 详细测评
作者:佚名
WG 运动是个大树,服装,装备,狗只是 3 个分支而已,只是狗对男人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天生的. 所以这个分支特别的枝繁叶茂.有 xd 说了改装要从自己需求出发,这句话非常正确.也非常广义.对 wg 认识,投入的深度不同就会对狗械有不同的改法,所以经常有新人说,给我来个 140 或者更高的威力,射 速越高越好.呵呵…至少本人是根据现实枪械不同的型号,给不同的威力配置,实际活动中,M4AKG36 是主流突击武器,那么就按照圈内的约定俗成,M120 为上限,射速 20-24 左右,力求稳定.精度 30 米不 开花够了.毕竟实战都是在 10-20 米范围内交火.MP5 就是个警用冲锋枪,110 以下 CQB 比较合适.
狙击步枪可以放大到 M135,精度要求高.毕竟不是面对面冲突的设计.今天就来说个 A&K 出品的 SR25K,不过我没有发现对应的真铁.SR25 倒是 MK.11Mod0 的原型来得游戏中还是这个型号的长度比较合 适,先来看看包装,7.62×51mm 北约标准弹夹特别雷人,要是没有销售限制,这可是个好包装!
A&K 的外观做工一直是很好的,从 m4ss 起,RIS,导轨就是他做得最好
除了手柄,海军托,全部金属,重量很合适,不重,要是装上镍氢大电重心还在后面. 第一遗憾就是枪击片不仿真,但是比 JG DBoyi 的金身要负责,至少 A&K 有了
先来标准配置,还记得这个台灯吗?^_^
我 07 年底看到图片,一直期望这个火帽,但是它还是实心的,就表面切了几个槽子
找个阳光好点的看得清楚 RAS 的做工,外管虽然管中窥豹,大家肯定也感到满足吧
身子也很硬朗,尤其那个接缝,处理地非常好,非常好.释放钮也是双面的,不足的是没有刻字, DBoyi 的刻字骗我多买了一个 3981,哭.JG 的准小马刻字骗我有 7 把 M4 的人再买了一把.哭的厉害.
不会 A&K 也来这损招吧?
折迭 BUIS 还过得去,拉机柄很仿真很专业的说.
原装齿轮声音很刺耳,威力适中
清除内管油污后的 9m 弹道,用金球 0.2bb,测试不能用原装弹,没把握.
离我的配置要求还有点距离,那就拆吧,主要是 3 年来的不正常心态作怪,不拆不改,心里没底. 不敢直接下场.
金属 T 头,很强大的 t 头弹簧
担心的终于成现实,标准胶皮不能换,看在原装精度还可以,等这个胶皮烂了,换整个 t 头吧,属 于第 2 遗憾.做气密这类的初级问题就不说了,新朋友就麻烦大家搜索吧
标准 2 号波的对比,原装 6mm 钢杯,
轴承尾顶,19 齿的天梯和齿轮,加长拉桥,形状还不好,后面给修了
8mm 滚珠不是说流行,而是真有它的好处,威力,射速兼顾,一劳永逸.前提是要有扩孔刀
波箱材质偏硬,7mm 扩出来很难看,8mm 磨好后才像个样.所以扩孔进刀不能太快.
说长,也就长了一个头和尾,把拉机柄定位扩展了.中间部分就是标准 2 号波
天梯材质不好,莫名其妙的几个孔,算偷轻?我手上没感觉堵弹,但是也有被扫的痕迹,肯定要换, 但是我们还没有 19 齿的天梯,咋办呢.就用 16 齿的标准天梯!(看后面)
在套过天梯后才发现,他的波箱偏小,vs 蓝天体都卡的厉害.别说其它天梯了.只有 3 钢齿的这个 刚好.
这几个小玩意是我连夜车出来的,加上他,就是 19 齿天梯的长度了,做得还不错把,呵呵…还 算超高速的配置呢,(标准天梯齿轮切齿,牺牲威力来换取射速,大家还记得?)
装配后 2 个长度对比,齿轮当然也要换 16 齿的啦.但是由于运行后弹簧压不到底,要保证威力,弹 簧必须要预加一挡.
总装前,所有的配件都要保证顺畅,拉桥也不列外.有不顺的马上打磨波箱或配件.使之达到最佳 配合.要知道合理的打磨是顺畅的前提,原厂是不可能达到理想要求的,MARUI 的也是
起始状态
释放的位置.有 10mm 的空间不能压缩.刚好是弹簧的一个挡.我破天荒的装了 145 的弹簧,罪人啊!!
换了个握把,这个牌子的内部件确实糟糕.但是外观件还可以,至少它的这个握把和 AAC 消音器很
好.
原装电机是强磁的,我忘了拍照.不换了.
理想状态,呵呵….要的就是 135,这才是狙击步枪,要么不出手,嘿嘿…
A&K 的海军托和 GP 是一致的,电池从前面放.后盖看结构能打开,不过我还是没能打开,不能用图 中的锂电了.
DBoyi 的设计前面封闭,后面打开,A&K 的刚好相反.只能用现有的镍氢电了,射速是慢了点,但是 充一次电,至少能坚持连续 3 天
左起,SR25 的,小日的 89 式和 M4
这次来个新玩艺,激光测距仪.由于买不到 cr2 的电池,只能外挂啦,呵呵…
中心瞄准目标,0.5 秒就能反映距离,每次精度误差一米.
买来的目的就是验证,40 米究竟有多远.40 米一般的常规改法能不能到 a4 纸的散布以及对面阳台 出现的 mm 离我有多远.实践证明,不换精密管,不换胶皮,保证波箱顺畅,用金球 0.2.无明显风,有 依托站姿,能 95%打中下图 33 米的灯罩.
同样还是 9m,同样的胶皮,同样的 bb.目标下移了.集弹性有了明显提高吧(窗外 30m 准星很中心, 室内 9m 就还有这个偏差.不排除室外风的原因)